S1 接收与编码:让“样到即有据”
建立唯一条码(项目号-批次-序号),随流转全程不变。
同步录入关键信息:基质、含水估计、加标水平、保存条件与保留时间。
预判“分流路线”:常规(PAHs/PCBs/邻苯等)→ PLE;高盐/高糖→预处理后 PLE;极易挥发→另行方案。
S2 前处理分流与样品均质
土壤/底泥:风干/冻干→过 2 mm 筛→均质;
食品/油脂:-20℃ 低温均质,必要时脱水(硫酸钠/无水硫酸镁);
材料/油品:剪碎/磨碎,记录样品质量与粒径;
含水率与脂肪率记录入 LIMS,影响后续温压与净化路径。
S3 小样法(5×5 网格)确定 PLE 参数
温度(80/100/120/140/160℃)、压力(1000/1500/2000/2500 psi)、保压(5/10/15 min),用 5×5 或 3×3 网格做二维筛选;
溶剂优选:己烷/丙酮、二氯甲烷/甲醇、乙腈/氯仿等“极性+非极性”组合;
指标仅看三件事:回收率、RSD、色谱洁净度。将最佳组合固化为《方法卡 V1.0》。
S4 PLE 批量运行(以 SP-600QSE 为例)
段法:预热→加压→保压→冲洗→吹扫,段段留痕;
装填:上层惰性填料→样品→惰性填料,避免“通道效应”;
并行策略:6/12 位并行 + 换装时间最小化,日通量按“位数×8h÷(周期+换装)”估算;
安全:门盖闭合检测、越限停机与泄压留痕。
S5 净化与浓缩
净化:PSA 去有机酸、C18 去脂、碳材料去色素;材料/油品可转 GPC;
浓缩:旋蒸→氮吹,控制终体积与溶剂相容(等强度换溶剂避免峰形劣化);
记录“净化耗材批次与柱重”,防止“过吸附导致的低回收”。
S6 质控与判定
四线质控:空白/平行/加标回收/替代内标;
判定口径:回收 70–120%(按项目或法规),RSD ≤15%,空白峰 < MDL 的 1/3;
异常走 CAPA:原因→纠正→预防→再验证(小样+图谱)。
S7 LIMS 对接
以CSV/API 双轨输出“样品号、方法版本、操作员、温压曲线、异常日志”;
结果导出前做哈希摘要与电子签名,满足数据完整性;
LIMS 推送审核/复核/发布状态,追踪全流程。
S8 报告与复盘
报告:结果表 + 质控判定 + 关键曲线截图;
复盘:按“30/60/90 天”滚动对比通量、复测率、溶剂消耗/样,持续优化段时间与冲洗比例;
《岗位任务卡》《方法卡模板》下载:**www.22201522,com**;驻场辅导预约:**www.33201533,com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