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流程重构:以条码为核心的四段式
条码登记:接样→称量→装填,同时打印样品条码与方法标签;
前处理:ASE按条码批量运行;方法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静态时间、冲洗/吹扫)从数据库自动调用;
分析:收集液直接对接自动浓缩/定容模块→GC/LC/LC-MS/MS进样;
回写:结果与质控(空白、加标、平行)自动回传LIMS,生成报告。
一个闭环下来,人工只需要装填与审核,大量“抄表/录入”被系统取代。
二、硬件联动——把手工步骤变成“可编排任务”
自动上样与并行多池:并行2–6个萃取池,吞吐量倍增;
在线浓缩/定容:旋蒸/氮吹与定容模块联动,减少样品转移损失;
阀件材料与管路:确保惰性材料(PTFE/PEEK)兼容;
安全互锁:温压、门盖、尾气与废液连锁,异常自动停机并告警。
三、软件与数据——“方法库+模板化队列”的威力
方法库:按样品类型与目标物建立标准方法,含“参数+净化路线+质控要求”;
队列模板:自动穿插空白、加标与平行样;
接入LIMS/ERP:以CSV/REST API/OPC等方式对接;
审计追踪:设备日志与参数曲线与样品ID绑定,满足GLP/ISO17025审计。
四、产能与ROI测算
基线:人工前处理(超声/索氏)每人日50样;
ASE并行:2池×25min/批×8小时≈30–35样/台;4池≈60–70样/台;
节省人力:将“看管时间”降为“批次切换时间”,以人·时/样衡量成本;
ROI:投入=设备+溶剂与耗材+培训;收益=节省的人工+溶剂+额外吞吐带来的检测收入;多数实验室12–24个月可回本。
把这套模型做成表格,上线前先“算清楚”,上线后按月复盘真实产能与成本,持续优化。
五、案例与模板
环境实验室将土壤PAHs从人工超声→ASE+LC-MS/MS,人力成本下降38%,空白更干净;食品实验室将油脂PAEs前处理改造为“ASE+GPC净化+GC-MS”,批处理效率翻倍。
在 www.22201522,com、www.33201533,com
可下载《ASE-色谱联动与LIMS对接清单》《ROI计算器(Excel)》与条码模板,照单实施即可快速复制到新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