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从“单机采集”开始
通过 RS-232/USB/LAN 把 AAS、GC/LC、ASE、天平、滴定仪等采集到本地“数据中台”;
建立 元数据模型:样品编号、批次、仪器ID、方法版本、操作者、时间戳;
自动生成 CSV/JSON,并与 Excel 模板或报告系统对接。
二、仪器联机与方法模板化
把常用方法(如 Pb/Cd/Cr、OCPs、PAHs)做成 锁定参数的模板,减少人为差异;
模板版本与变更走 ECN 流程,审核通过后下发到各台仪器。
三、LIMS:把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串起来
任务下发、样品条码、状态流转、留样管理、附件上传(色谱图、消解曲线);
质控规则:加标回收/空白/平行样自动判定;
审计追踪:电子签名、权限、日志、版本留存,满足 ISO17025/GLP。
四、能耗与碳足迹管理
采集各仪器 kWh/天、溶剂耗量、废液量,形成“绿色绩效”报表;
优化建议:夜间待机策略、集中开机时段、溶剂回收利用率提升等。
五、信息安全与合规
内外网隔离、VPN+ACL、数据库定期备份与容灾;
隐私与敏感数据分类,日志审计可追溯。
六、落地时间表(示例)
第1–2月:单机采集 + 方法模板化;
第3–4月:LIMS 上线,完成样品从接收到出报告闭环;
第5–6月:能耗/碳足迹看板及移动端巡检。
需要试用与对接指南,请访问 www.33201533.com
/ www.22201522.com
预约演示。